變頻器維修的日常十種方法
1報警參數檢查法:
所有的變頻器都以不同的方式給出故障指示,對于維修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信息。通常情況下,變頻器會針對電壓、電流、溫度、通訊等故障給出相應的報錯信息,而且大部分采用微處理器或DSP處理器的變頻器會有專門的參數保存3次以上的報警記錄。
〖例 〗某變頻器有故障,無法運行并且LED顯示“UV”(under voltage的縮寫),說明書中該報警為直流母線欠壓。因為該型號變頻器的控制回路電源不是從直流母線取的,而是從交流輸入端通過變壓器單獨整流出的控制電源。所以判斷該報警應該是真實的。所以從電源入手檢查,輸入電源電壓正確,濾波電容電壓為0伏。由于充電電阻的短路接觸器沒動作,所以與整流橋無關。故障范圍縮小到充電電阻,斷電后用萬用表檢測發現是充電電阻斷了。更換電阻馬上就修好了。
2類比檢查法:
此法可以是自身相同回路的類比,也可以是故障板與已知好板的類比。這可以幫助維修者快速縮小檢查范圍。
〖例 〗有一臺變頻器,現象是面板顯示正常,數字設定頻率及運轉正常,但是端子控制失靈。用萬用表檢查端子無10V電壓。從開關電源入手,各組電源都正常,看來問題出在連接導線上。但是沒有圖紙的前提下在32根扁平電纜中找到10V真要花點時間,剛好有一臺完好的22KW的在,所以就先記下22KW連接扁平電纜的各腳對地電壓,然后再對比37KW的各腳對地電壓,很快找到差異。原來插槽的管腳虛焊,變頻器用一段時間后氧化的作用使之徹底不導通了,重新焊好而修復。
3備板置換檢查法:
利用備用的電路板或同型號的電路板確認故障,縮小檢查范圍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。若是控制板出問題常常只有更換別無他法,因為大多數用戶幾乎不會得到原理圖及布置圖,從而很難作到芯片級維修。電源板及驅動板等控制板以外的電路板是可以修理的,其他章節會進一步介紹.這里主要介紹控制板的置換。
4隔離檢查法:
有些故障常常難于判斷發生在那個區域,采取隔離的辦法就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,較快地找出故障原因。
〖例 〗維修一臺變頻器,現象是上電后無顯示,并伴有嘀--嘀的聲音。憑經驗可斷定開關電源過載,反饋保護起作用關斷開關電源輸出,并且再次起振再次關斷而產生的嘀—嘀聲。首先去掉控制面板,上電發現依然如故,再逐個斷開各組電源的二極管,最后發現風扇用的15V有問題??墒秋L扇并沒有運轉信號,不應該是風扇本身問題,看來是風扇前端的問題。最后發現15V的濾波電容特性不對,拆掉濾波電容測量,果然是老化了。換上新的電容就修復了。
5直觀檢查法:
就是發揮人的手、眼、耳、鼻的感知器官來尋找出故障原因。這種方法常用并且首先使用。“先外再內”的維修原則要求維修人員在遇到故障時應該先采用望、聞、問、摸的方法,由外向內逐一進行檢查。有些故障采用這種直觀法可以迅速找到原因,否則會浪費不少時間,甚至無從下手。利用視覺可以線路元件的連接是否松動,斷線接觸器觸電是否燒蝕,壓力是否時常,發熱元件是否過熱變色,電解電容是否膨脹變形,耐壓元件是否有明顯的擊穿點。上電后聞一聞是否有焦糊的味道,用手摸發熱元件是否燙手。很重要的是還要問,問用戶故障發生的過程,有助于分析問題的原因,便于直接命中要害.有時問問同行也是個捷徑。
6升降溫檢查法:
此法對于一些特殊的故障非常見效。人為地給一些溫度特性較差的元件加溫或降溫,產生“病癥”或消除“病癥來查找故障原因
7破壞檢查法:
就是采取某種手段,取消內部保護措施,模擬故障條件破壞有問題的器件。令故障的器件或區域凸現出來。首先聲明這種方法要有十分的把握來控制事態的發展,也就是維修者心理要明了最嚴重的破壞程度是什么狀態,能否接受最嚴重的進一步損壞,并且有控制手段,避免更嚴重的破壞。
8敲擊檢查法:
變頻器是由各種電路板和模塊用接插件組成,各個電路板都很多焊點,任何虛焊和接觸不良都會出現故障。用絕緣的橡膠棒敲擊有可疑的不良部位,如果變頻器的故障消失或再現則很可能問題就出在那里。
9刷洗檢查法:
很多特殊的故障,時有時無,若隱若現,令人無法判斷和處理。這時就可以用清水或酒精清洗電路板,同時用軟毛刷刷去電路板上的灰塵,銹跡,尤其注意焊點密集的地方,過孔和與0伏銅層接近的電路也要清洗干凈,然后用熱風吹干。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至少有助于觀察法的應用。
10原理分析檢查法:原理分析是故障排除的最根本方法,其他檢查方法難以奏效時,可以從電路的基本原理出發,一步一步地進行檢查,最終查出故障原因。運用這種方法必須對電路的原理有清楚的了解,掌握各個時刻各點的邏輯電平和特征參數(如電壓值、波形),然后用萬用表、示波器測量,并與正常情況相比較,分析判斷故障原因,縮小故障范圍,直至找到故障。